ENGLISH 中文(简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 【行业热点】核心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中国“无人区”;
【行业热点】核心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中国“无人区”;

“德国最大的企业是哪家?西门子?大众?都不是,是SAP,一家引领德国工业4.0的工业软件公司。世界500强中,80%的公司都是它的客户。”5月16日,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总工程师夏刚研究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而我国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基本还是“无人区”。

工业软件缺位,为智能制造带来了“成长的烦恼”。譬如,芯片设计生产“必备神器”EDA工业软件,我国就不得不面临被国外生产制造商无预兆“卡脖子”的风险。

缺乏先进原生工业技术,我国EDA难“全能”

我国也有自主EDA软件。夏刚表示,例如华大EDA和EasyEDA等产品,做了多年技术积累,拥有一大批成功用户案例。对于模拟电路或全定制设计电路,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相较,设计原理上并无差异,但软件性能却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和国外先进EDA工具之间存在“代差”。这种“代差”可被“数字化”:仅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就占据了全球该行业每年总收入的70%。

这样的差距,源自国产EDA软件在部分工艺技术上的缺失。模拟电路或全定制设计电路,主要需要原理图、版图、DRC工具等EDA软件。这类软件规模不大,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却甚高,对工艺依赖程度高。通常,为满足设计需要,设计工程师要对芯片生产厂家提供的某些工艺参数修改、调整并验证。因此,模拟电路设计除需要上述主流EDA功能外,还需要针对芯片生产厂家提供的EDA软件进行分析和验证,以及二次开发,并要通过自动检查分析工具来保证芯片可靠性。

这类特殊的专业软件,国内EDA厂商只能“分情况”供应。对于设计一款既可通过全自动EDA软件设计,也可采用半自动或手工流程来设计的小规模数字电路,尚能“hold”住。

对只能依靠全自动综合工具和布局布线工具来完成设计的大规模数字电路,国产EDA软件则显“力不从心”。

“大规模集成电路最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都源自美国等国家。没有原生的先进工业技术,是我国EDA工具无法‘全能’的根本原因。”研发自主操作系统的天津麒麟公司总裁孔金珠研究员说。

成立于1984年的美国Xilinx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并销售高级集成电路、EDA软件设计工具。该公司首创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技术,与传统方法比,利用该EDA软件客户能更快设计和验证电路,大幅缩短电子设备制造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Xilinx干了30多年的FPGA技术,国内这一技术才发展多少年?这中间的技术代差,怎可能一蹴而就取而代之?”夏刚举例解释了自主EDA软件的“痛点”。他说,我国芯片设计生产一直高度依赖国外软件。这让国产EDA软件企业,不得不追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国外同行去开发。作为“跟随者”,国产EDA软件能获得的用户体验和反馈也少,导致了目前的差距。

“EDA软件还只是工业软件中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我国自主工业软件之殇。发展自主工业操作系统+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刻不容缓。”孔金珠说。


上海贸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贸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陶元社区陶吓锦华大厦703室
本站内容归  上海贸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23807号-16

电话:张先生 18621271618(同微信)
传真:021-3704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