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简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 【行业资讯】爱“拼”才会赢——新钢公司自动化部新自信公司经营部长王伟同志事迹
【行业资讯】爱“拼”才会赢——新钢公司自动化部新自信公司经营部长王伟同志事迹

王伟,男,1986年11月出生,2008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冶金机电高级工程师,维修电工、三电维检工高级技师。现为江西新钢公司自动化部新自信公司经营部长。

2008年大学毕业后到新钢自动化部工作,凭着不畏艰难、勤劳肯干、积极进取、求精爱“拼”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2015年,王伟代表江西省参加“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比赛,获得全国第十名的好成绩;2016年,获得江西省“振兴杯”钢铁行业维修电工比赛第一名。2018年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赣鄱工匠”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

爱“拼”,为公司降本创效贡献力量

新钢公司冷轧酸轧机组是由德国西门子专家设计和调试的,涉及到全线协调控制、主斜坡控制、物料跟踪控制、模型控制等理论和应用,针对机组控制系统大型化、复杂性和保密性的特点,王伟在班组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消化吸收与优化,解决制约产量和质量的技术瓶颈问题。

2015年那时,酸轧线上的接近开关不停的损坏,一个星期损坏3、4个,每个价格5000余元,换下的接近开关堆成山,既影响生产,还危及人身安全。王伟心疼不已,一个人蹲到现场好几天,终于发现是接近开关安装的位置不对,他重新选定位置安装,一年下来更换的开关量还不到原来一个星期的多,此举一年可为公司节约50余万元。他们还利用检修的机会,通过自主改造,改进现场恶劣环境下的检测元件,PLC柜接线、二十个接近开关端子箱、三百多根电缆进行移位,重新设计布局总线网络,使机组拥有200多个站点的网络更加稳定。针对钢卷小车倒卷事故设计缺陷和功能缺失,王伟他们大胆改进,增加一台激光测距仪,修改了控制程序,有效杜绝了钢卷小车倒卷事故的再次发生,降低了故障率。

王伟和他的团队通过改造、改革,使酸轧设备的安装更合理、控制更完善,从而也使酸轧作业线的故障时间也由每月的1000余分钟,下降到现在200分钟,每年可为公司创效达600余万元。班组的科技项目《冷轧酸轧自动化控制消化吸收与创新》,在2016年新钢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中,被评为一等奖,班组孵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该科技项目每年可为新钢公司创效达1200万元。

2016年,作为班组长和技师工作站组长,针对冷轧板成品带钢厚度波动、产品降级的问题,带领小组对冷轧产品生产进行全过程跟踪,通过厚度控制的优化、诊断系统的开发等技术手段,与各单位、部门人员共同努力,大大降低了产品厚差,为新钢公司创效达600余万元,他们的《冷轧酸轧厚度自动控制的消化与创新》也获得新钢公司技师工作站攻关项目一等奖,技师工作站也被新钢公司评为优秀技师工作站荣誉称号。

爱“拼”,铸造“知识型、学习型、技术型”团队

2017年,成立了“王伟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发挥技术“传帮带”作用,以点题、命题、破题的方式,对团队成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锻炼。在基层班组时,针对维护的冷轧酸轧机组完全由国外专家开发调试,许多功能都是封装保密的特点,王伟带领团队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二、四的下午和周六的全天,对控制系统、封装技术进行集中的消化吸收,针对不同成员的特点,针对性的分配任务,要求人人讲课,人人过关。课前,他会对可能涉及到的疑难问题、技术难点,抛出各种“尖酸刻薄”的难题,引导团队发散思维、开拓创新、共同进步。王伟身先士卒、从不缺席,团队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形成了中文版浅显易懂的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规格书和典型故障处理手册,对生产维护和新员工培训都有极大帮助。如今团队成员都已成为公司生产运营中的蓝领精英。

2018年王伟当上了车间副主任,正值江西省“振兴杯”钢铁行业仪表点检员技能大赛,王伟早早筹备,组织车间技术人员尤其青年职工广泛参与,针对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利用每天晚上时间讲课,传授理论知识和实战技巧,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加快职工成长成才的步伐,在车间内部组织三轮技术选拔赛,选拔优秀选手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封闭训练,每天晚上学习、训练到11点,最终,车间取得7个技术人员均进入前十名的好成绩,也为自动化部培养了后备人才。

爱“拼”,助力新钢公司多元化发展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领下,响应公司相关多元,发展非钢产业的要求,王伟积极投身工程技术服务,研究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2016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新钢自动化部受邀与上海柯马(COMAU)公司合作,承揽吉利汽车发动机义乌、宝鸡装配线的自动化系统编程调试项目,从冶金行业到汽车行业,虽然都是自动化系统,但整个编程环境、控制设备、精细化程度完全不同,面对这一挑战,王伟敢于担当,主动承接了这一任务。他和三个同事前往上海柯马公司,利用一周时间,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回来后,组建了10人技术团队,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全封闭式集中培训, 5+2、白+黑,每天晚上在自动化部的培训室,学习到深夜。所有资料都是全英文的,难度和付出是不言而喻的。10月份到上海,他们一个人分管3-4个工位的自动化系统,每天晚上干到9点钟下班。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住在“鸽子笼”一样的出租房里。作为项目负责人,从来没有走出过新钢和接触过工业机器人设计的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天回到驻地后,他要对项目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对团队成员碰到的技术瓶颈进行讲解和解决,经常工作到深夜。就是靠着10台电脑和10个“大脑”,王伟和他的团队陆陆续续在上海、义乌、宝鸡干了8个多月,顺利完成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实现了钢铁到汽车的漂亮的“跨界”。这次跨界,让王伟和他的团队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对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信息化等智能制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基础,王伟和他的团队又圆满完成了贵阳吉利汽车发动机装配的自动化项目,为新钢公司创效达180万元。

2019年借着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升改工程契机,王伟和他的团队又承揽了新钢智能综合料场自动化开发调试、料场堆取料机定位系统调试、金属制品厂MES系统、中冶新材料产供销MES系统、冷轧智能库管系统等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反哺新钢,为公司创效420万元。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团队,王伟积极开拓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承接并完成了多个外部工程项目,有MES信息化项目、无人行车智能化项目,也有工业数据采集、集控项目,有省内项目,也有山东、广西、广东等省外项目,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首次走出国门,圆满完成了印度克罗尼酸再生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项目,王伟和他的团队完成34项工程项目,共创造营收1200多万元。目前,他正和他的技术团队在探索研究机器人、机器视觉在工业上的更多应用,为公司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贸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贸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陶元社区陶吓锦华大厦703室
本站内容归  上海贸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23807号-16

电话:张先生 18621271618(同微信)
传真:021-37048779